

線 材 + 濾 波 器 的 哲 學 ... Transparent : Ultra
2025 / 07
Transparent 可以說是從 MIT 分裂出來的,
甚至,應該說是背叛。
(當然,他們自己不這樣認為)
...
MIT (Music Interface Technologies,1985) 創立初期,
交由 Transparent 行銷,
然而,到 1993 年,Transparent 決定創立自己的品牌,和 MIT 分道揚鑣。
...
這狀況,正如同...
Audio Note UK vs Kondo (Audio Note JP) 的恩怨。
...
Transparent 和 MIT 一樣... 喜歡在線上裝 "黑盒子 (濾波器),
可能有人認為是抄襲、模仿,
但有濾波器的線材,在電子界由來已久,到處都是,稱不上什麼專利,
你有,我也可以有,
你的濾波器像工具箱,我就修飾得圓一點。
...
不管如何,Transparent 發展得很好,
如今,名氣可能更勝 MIT 了。
...
Transparent 的設計理念是...
線材... 是必要之惡,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無線,但不是指 Wireless)
為了降低線材的不確定性,
確保無論線材長度如何,都能保持一致且可預測的性能,
對其電阻、電容、電感進行管理,
並將頻寬限制在適當的範圍內,以消除 "射頻噪聲 Radio Frequency (RF) Noise" 的外洩,
這就是 Transparent 線材要內建濾波器的道理。
...
但濾波器也會影響原始訊號的能量、頻寬、音色,
變得不是那麼原汁原味。
...
算是各有優缺點,就看你怎麼選擇...
...
Transparent 正是有濾波器的典範,各機種的音色非常一致、穩定。
肯定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濾波器,
但你不能否認它打磨得很流暢、優美,令人愉悅。
...
和 AudioQuest (同樣偏暖,但沒有濾波器) 比起來,
就能凸顯 Transparent 多了一些加工痕跡,
可能會更美、更無刺激感,
但也較不直接、乾淨利落 (多了一層霧感),
低頻比較鬆軟,沒那麼結實、有線條。
...
Transparent 目前 (2025 / 07) 的喇叭線...
(以下均為 8 尺 (2.4 米) 的價格)
...
Wave / 250 美元
MusicWave / 550 美元
Plus / 1,175 美元
Super / 2,350 美元
Ultra / 4,700 美元
Reference / 9,600 美元
XL / 21,300 美元
Opus / 49,000 美元
Magnum Opus / 82,000 美元
...
P.S. MIT 最貴的 Oracle Matrix SHD 120 Rev.3 喇叭線為 50,000 美元 (8 尺)。
(不含 ACC 系列)
...
Cardas / MIT / Transparent 都是愛用濾波器的暖色系,很適合拿來比比一比...
...
Transparent 比 Cardas (只限 Clear 系列) 有更明顯的人工痕跡,
不過,它的表現也更大型,有更好的音場。
Cardas 則勝在更自然、細緻。
...
而 MIT 和 Transparent 音色的確有些相似,但結實、明確一些,
也很寬鬆,但沒那麼軟 (女性特質),比較陽剛,
規模更大,低頻更多,更顯得發燒。
...
Transparent 的聲音,就像 MBL 喇叭、擴大機一樣... 不是純天然,
而是經過濾波器的調整 (味精加比較多),
音色都已經幫你設定好了。
(雖然名叫 "透明",但並非中性無染)
但是...
溫暖、鬆軟,有很容易入耳的音色,
動態優秀,音場廣闊,很合發燒迷的口味,
讓你也很難挑剔什麼。
...
如果要省錢...
Wave / MusicWave 是很便宜的線,
但依然有 Transparent 的招牌... 濾波器及標準音色。
想靠低價線,就能帶來明顯改變 (有成本效益),這是很好的選擇。
...
不過,這兩條線看起來就是入門產品,
可能不符合某些發燒友 "要夠高級" 的要求,
如要更 Hi-End,
Ultra 是踏入高階的起點,但不需旗艦機種那麼貴。
...
https://www.transparentcable.com/products/ultra-speaker-cable
...
Ultra 有比中低階更好的導體、隔離層、濾波器,
低頻、細節更好,噪訊也更少。
唱音樂非常順手,輕鬆、流暢、生動,
主角突出,
而伴奏樂器則向後靠,營造出更大的空間感與比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