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speakercable-spec
如 何 挑 選 喇 叭 線
喇叭線 Speaker Cable... 是音響線材中最重要的。
(以重要性來說,應該... 喇叭線 > 電源線 > 訊號線)
...
雖然隨便一條簡陋的 "紅白線" 也能發聲,
但喇叭線必須負責將後級輸出的功率,傳導到沒有自主能源的喇叭上 (能量要足夠),
還要傳遞寬頻達 20 - 20k Hz 的音樂 (訊號要完整),
責任是很重大的。
...
要如何選擇一對適合自己的喇叭線,
不光是由音色來判斷,
● 參考 線材的音色
還有一些常常被我們忽略的技術項目...
...
喇叭線的接法
首先,當然是你要哪一種喇叭線 ?! 或者,要 1 或 2 组喇叭線 ?!
...
之所以有這個問題,
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喇叭都具備 2 組、3 組輸入端子,
然後,也有一些人玩雙擴大機,
所以,喇叭線的接法,就不再只有一種,你可以有多種玩法。
...
Single-Wire 接法 - 單喇叭線 + 跳線
依照原來的接法,後級接一組喇叭線至任一組喇叭端子,
喇叭端子間,再用 "銅片" 或 "跳線" 連接即可。
...
Bi-Wire 接法 - 單喇叭線 (Bi-Wire 版)
因應喇叭的 Bi-Wire 端子,及 Bi-Wire 接法,越來越流行,
許多喇叭線也都推出 Bi-Wire 版 (價格當然比正常的 Single-Wire 版貴)。
Bi-Wire 喇叭線本身即備有兩個輸入端子,四個輸出端子,可完全配合後級端子及喇叭端子,是最省事的 Bi-Wire 接法。
若喇叭端子間已有銅片 (或跳線) 連結,請先拿掉。
...
玩 Bi-Wire,可以避免中高低、低音訊號互相干擾,
所以,效果 "通常" 會比 "單喇叭線 + 跳線" 來得好。
(針對同一型號喇叭線作比較)
不過,改善的程度能有多少,實在很難說出一個詳細數字。
...
Bi-Wire 接法 - 雙喇叭線
相較於上面的較簡單的 Bi-Wire 接法,
還有一種較複雜的 Bi-Wire 接法,即真正需要動用兩组喇叭線。
...
後級的一組端子同時接兩組喇叭線,各接至一組喇叭端子。
如果後級有兩組輸出,那就更方便了,各接一組喇叭線即可。
若喇叭端子間已有銅片 (或跳線) 連結,請先拿掉。
...
兩組喇叭線可用相同型號,
也可以利用不同型號、不同材質,來調整高、低音的音色,
但需謹慎,以免未得其利,反受其害。
...
Bi-Wire 接法 - 雙擴大機 + 雙喇叭線
Bi-Amp 的目的,和 Bi-Wire 並不相同,主要是為了增加功率,及對單體的控制力,
不過,順便也能得到 Bi-Wire 的好處。
既然有兩台擴大機,當然要有兩組喇叭線。
兩台後級 (通常同型號),各接一組喇叭線,再各接至一組喇叭端子。
若喇叭端子間已有銅片 (或跳線) 連結,請先拿掉。
...
喇叭線的長短
市售的成品喇叭線 (廠線),通常有一定的長度...
日本多是 2.0 米 (因為日本的房間通常較窄小)。
美國、香港多是 2.4 米。
台灣多是 3.0 米。
之所以是這種長度,主要是為了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和習慣,
而不是考量阻抗問題。
...
但實際上,"阻抗" 才是關鍵...
過長的喇叭線會導致阻抗變大,訊號耗損越多,高、低頻的延伸會變差。
所以,喇叭線是越短越好,最好是 "無線" (不是指 Wireless,而是指長度趨近於 0)。
● 參考 線材的規格 (2) ... 長度 & 粗度
...
如果不是常常在換線,不考慮二手線材出售的問題,
也沒有其他必要的話,
最好把後級 (或綜合擴大機) 盡量靠近喇叭,讓喇叭線 < 2 米,能夠多短就多短。
...
唯一的例外是...
如果想讓系統的音色少一點尖銳,多一點圓滑,但沒有其他可行的辦法時,
那麼,喇叭線倒是可以長一點 (可多消磨掉一些高音)。
不過,此舉只能算是 "旁門左道" 的偏方,除非萬不得已,不鼓勵這樣做。
● 參考 線材的規格 (2) ... 長度 & 粗度
...
喇叭線的粗細
把喇叭線接上後級和喇叭後,依據分壓原理...
若後級傳送出來的電壓為 V,
喇叭線可分得電壓 Vc = V x Rc / (Rc+Rs)
喇叭可分得電壓 Vs = V x Rs / (Rc+Rs)
也就是說...
如果喇叭線的阻抗 (Rc) 較高,就會分壓 (Vc) 較多,
而可以傳到喇叭的電壓 (Vs) 就會較少,訊號損失就會較多 (尤其是最高、低頻的部分)。
而這,也就是說...
後級輸出的功率,會有一部分消耗在喇叭線上,
而喇叭實際可得的功率,就會比預期的少。
...
舉例來說,若家裡用的喇叭線是 24 AWG 規格 (一般稱 24 號線),長度 3 米,
則其阻抗為 0.0842 x 3 = 0.2526 Ω。
若喇叭阻抗為 8 Ω,喇叭可獲功率為 8 / (8 + 0.2526) = 97 %
這個數字看起來影響不大,但若...
...
1. 擴大機輸出功率不大
若你的擴大機是 300B 單端管機,輸出只有區區 8 W,
那麼,傳到喇叭,將只剩 8 x 0.97 = 7.76 W。
原本就已寸土寸金,甚至不夠用的功率,哪還禁得起損失 ?!
...
2. 喇叭阻抗低
若喇叭阻抗為 8 Ω,喇叭可獲功率為 8 / (8 + 0.2526) = 96.94 %
若喇叭阻抗為 4 Ω,喇叭可獲功率為 4 / (4 + 0.2526) = 94.06 %
若喇叭阻抗為 2 Ω,喇叭可獲功率為 2 / (2 + 0.2526) = 88.79 %
當喇叭阻抗越低,
則喇叭線阻抗的高低,對功率傳輸就有較大的影響。
...
3. 喇叭線很長
若喇叭線長度 30 米,則其阻抗為 0.0842 x 30 = 2.5260 Ω。
若喇叭阻抗為 4 Ω,喇叭可獲功率為 4 / (4 + 2.5260) = 61.29 %
當喇叭線很長 (容易見於家庭劇院),
則喇叭線阻抗的高低,對功率傳輸就有較大的影響。
...
這也就是為什麼市面上的喇叭線,一條粗過一條,甚至像蟒蛇一樣。
那麼,到底應該用多粗 (線徑) 的喇叭線呢... 是 16 AWG,12 AWG,或者更粗 ?!
其實這很難有一定的標準,不過,基本上...
1. 喇叭的阻抗較低 (喇叭線的分壓比例較高)
2. 喇叭線較長 (喇叭線阻抗較大)
3. 大電流的後級 (需要較大的線徑讓大電流通過)
4. 小功率,或功率可能會不足的後級 (功率不堪損失)
都建議你用較粗的喇叭線。
...
只不過... 這樣算一算,不就是大多數場合都需要粗一點的喇叭線嗎 ?!
其實,這也沒錯。
大概只有一種例外... 需要高阻抗的喇叭線來消磨掉一些高音時,就不要求喇叭線要多粗 (甚至要細一點)。
● 參考 線材的規格 (2) ... 長度 & 粗度
...
當然,如果要買較粗的喇叭線,就得去研究一下線材的規格、結構...
是導體本身夠粗 (真材實料) 呢 ?!
還是包了一堆隔離層才變粗的 (外強中乾) 呢 ?!
...
喇叭線的材質
其實,喇叭線比我們想的還複雜,不只分左、右聲道,還分正、負極。
有 "實驗性" 的理論說...
正極 : 主要在送出電流,會影響中低頻,適合較粗的線,或銅線。
負極 : 主要在回流電流,會影響高頻,適合較細的線,或銀線。
或者,採用 "正銅 + 負銀" (且銀線應比銅線粗) 會有最佳效果,等等...
當然,這些都是一方說法,實際效果如何,還是得實驗過才知道。
如果你想在這方面試試看,除了自己 DIY,目前市面上的廠製線,大概只有 Audioquest 才這樣 "搞"。
...
如果不管這些,我們仍可以在 "多股單芯線 vs. 多芯線" 中做選擇,各有優缺點。
● 參考 線材的規格 (1) ... 材質 & 結構
...
喇叭線的端子
喇叭線要買香蕉插 (Banana Plug),或 Y 插 (Spade Plug) ?!
這當然得視喇叭和擴大機的端子而定。
現在的擴大機、喇叭端子大多兩者通用,隨便哪一種皆可。
...
不過,如果擴大機、喇叭端子的空間窄小,或位置奇怪,
或喇叭線太粗、太硬、太重,
就必須先注意一下,可能只適合 "某種" 端子。
...
論傳輸效果,"可能" 會是... 裸線 > Y 插 > 香蕉插。
但是,裸線有線材氧化的問題,看起來也太粗糙 (沒有 Hi-End 感),一般少用。
● 參考 喇叭線 - 品牌 & 機種
...
喇叭線的濾波
在音響界,我們常看到 “濾波 Filtering” 這個字,
電源、電源線有電源濾波,
訊號縣、喇叭線也有訊號濾波。
一個大盒子是濾波,
一個小小的圓環也是濾波。
...
其實...
內容差了十萬八千里。
如果都把它們一概而論,那 MIT / Transparent 那麼貴的線,那麼大一個濾波器,就沒價值了。
...
喇叭線 (及訊號線) 的濾波、降噪,
和電源的濾波、降噪,並不相同,
● 參考 如何處理電源 - 電源線 & 插頭 & 插座
但比較容易理解...
...
喇叭線 (及訊號線) 的 ”濾波 Filtering”...
是比較大程度的去掉某特定頻段的所有信號。
但在去除噪訊的同時,會連正常的訊號一併除去。
所以,一般是沒必要,
除非你是耳朵潔癖,容不下一丁點噪訊。
因為通常針對 "高頻" 的部分濾波,
(須視濾波器的設計而定)
所以會讓聲音比原來柔和一點 (沒那麼尖銳),
但也不是適合所有人。
...
然而,有些噪訊(尤其是白雜訊)是隨機的,可能會出現在所有頻段,
僅用 “濾波” 是去不掉的。
(須視濾波器的設計而定)
另外,可能還存在一些 "電流聲"、"電源噪聲"。
此就,就必需靠其他技術去... “降噪 Denoising”。
...
P.S. 雖然 “降噪” 某部分的意義,可以類似於 “濾波”,
但使用的技術與結果,又不全然相等。
訂閱:
文章 (Atom)